精华笔记
1. 创业的初心与演变
初心
- 年轻时追求自由、想法简单,认为创业能避开公司束缚,掌控时间。
- 创业动机起初不够成熟,后来逐步从简单的“赚钱”转变为“为市场提供价值”。
创业历程
- 从销售员、信用卡推销到餐饮业的鸡饭档,积累丰富行业经验。
- 最后定位于F&B Expo(食品展览会),以长远价值为目标,服务商家与消费者。
2. F&B 行业的现实
低门槛但高挑战
- 开始容易,但守业难。
- 门槛低的误区: 很多人能轻松进入餐饮行业,但难点在于持续改进和扩大业务规模。
现实的例子
- 鸡饭档运营的艰辛:从早到晚都在忙碌,供需错配、团队缺席等细节问题增加压力。
- 增加经营时间段或SKU(库存单位)反而导致资源分散和成本上升,最终全盘失败。
核心经验
- 创业需要明确目标与专注,避免“做什么都卖”的心态。
- 过度扩展会导致方向迷失,资源浪费。
3. 关于创业心态
常见误区
- “创业自由论”:以为创业能避开时间和工作量的约束,但实际上需要全天候投入。
- 错误期望: 认为创业会更轻松,但责任和压力更大,老板需要对团队和业绩全面负责。
建议
- 创业前的反问:
- 市场蓝海或红海? 是创新领域,还是高度竞争?
- 资源是否充足? 包括资金、人脉、团队和执行力。
- 心理准备如何? 创业是24/7的投入,非朝九晚五。
- 执行与责任:
- “打工有老板兜底,而创业是你自己兜底。”
- 创业者必须具备全权负责的心态和能力。
4. F&B 创业的优势与痛点
痛点
- 大品牌的竞争压力: 中国品牌如蜜雪冰城,以低价和强大资本快速占领市场。
- 口味与文化差异: 产品必须适应当地市场和文化,未调整好会直接导致失败。
机遇
- 消费者更注重健康和品质,为创新的绿色食品、健康产品打开机会。
- F&B行业仍有很多创新空间,如低糖食品、绿色餐饮链等。
关键策略
- 打造品牌护城河,通过明确定位和差异化竞争巩固市场。
- 学习大品牌的营销和技术,但坚持自己的核心优势。
5. Foodicious Expo 的独特价值
核心模式
- 提供线下展览会和线上推广平台,帮助F&B品牌低成本验证产品和市场接受度。
- 三赢模式: 商家推广产品、消费者尝新并赚取佣金、平台扩展影响力。
适合人群
- 小商家和初创企业,通过展览获取市场反馈、推广新产品。
- 关键作用:
- 市场调研: 测试产品的口味、价格和受欢迎程度。
- 商业机会: 搭建商家与批发商、零售商甚至海外买家的联系。
成功案例
- 一家从马来西亚夜市起家的菠萝包小商家,通过参展获得咖啡厅供货合约,逐步成长为批发供应商。
6. 营销与测试的技巧
低成本测试
- 通过食品展览会等短期活动收集反馈,而非直接大规模投入生产。
- 举例:先制作样品在Expo免费分发,测试口味是否符合大众需求。
推广策略
- 线上: 利用社交媒体制作内容,精准推广。
- 线下: 参加市集或进行产品试吃活动,建立直接的客户接触点。
避免的错误
- 没有充分准备就进行大规模促销,导致服务质量下降,客户体验不佳。
7. F&B 成败的决定因素
成功的关键
- 创始人的决心与心态: 是否愿意全力以赴,决定业务发展的高度。
- 专注与优化: 明确主打产品或服务,避免分散资源。
失败的原因
- 产品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或价格不合理。
- 没有系统地进行市场调研和产品优化。
经验教训
- 优化产品前先了解消费者需求,通过试验和反馈不断调整。
- 创业前期不要过于依赖直觉,要有数据支持决策。
8. 对年轻人的建议
创业前要问自己
- 是否做好长期投入的准备?
- 是否能在失败中快速调整心态并继续尝试?
- 是否有足够资源和支持网络?
职场心态
- 打工心态的局限: “仅完成任务”的心态难以赢得职业成长。
- 上进心的重要性: 展现主动性与格局,才可能在职业中得到加薪或升职。
格局与努力
- 不论是创业还是打工,都需要从长远角度规划自己的发展方向。
“心态好,你离目标就近;心态差,你离目标就远。”
9. 对外来品牌的建议
文化敏感度
- 了解本地消费者的文化和习惯,避免推出不符合市场偏好的产品。
- 确保清真认证等合规要求符合大马市场。
合作与适应
- 可与本地企业合作,共同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。
- 在进入市场前,通过Foodicious等平台进行市场测试和品牌推广。
10. 未来趋势与愿景
行业趋势
- 消费者对健康食品、绿色产品的需求持续上升。
- 机会点: 创新蛋白食品、植物基食品、快速健康餐饮等。
Aleex的展望
- 建立完善的F&B生态链,赋能更多中小型企业。
- 扩展业务至海外市场,成为国际性平台。
醍醐灌顶的关键句:
- “创业不是轻松的避风港,而是一场全方位的责任挑战。”
- “市场调研先行,精准决策后发。”
- “创业门槛低,但守业难。”
- “心态决定高度,格局决定成败。”
- “竞争中,护城河与差异化是唯一生存之道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