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“社会很喜欢给人一个框架,你要尝试去打破这个框架” ▶ 做跟别人不一样的东西,得到跟别人不一样的结果 - AW-Legal 洪与黄律所创始人

December 13, 2024
36min

精华笔记

1. 慧莹的背景与职业选择

  • 慧莹是一名 27 岁的律师事务所创始人,为中国客户提供一条龙服务,专注于协助他们在马来西亚发展业务。
  • 她毕业于英国利兹大学和曼彻斯特大学,但选择回到马来西亚发展。

核心理念:

  • 选择回国的原因:家庭和朋友的支持至关重要。
“家人在哪里,哪里就是家。”

2. 创业的挑战与突破

质疑与信任:

  • 年轻创业者常面临质疑,尤其是在法律行业。
  • 慧莹的应对方式是“抓住每一次机会,用实际表现赢得信任”。
“只要给我一次机会,我一定会努力做到。”

应对客户偏见:

  • 她选择不参与传统的“酒局应酬”,而通过爱好(如打球)拓展人脉。
“当你成为更好的人时,好的东西自然会被你吸引。”

厚脸皮的重要性:

  • 慧莹强调,创业初期需要厚脸皮,勇于向前辈学习并争取资源。
“你不争取,机会不会自己来。”

3. 关于失败与重来的心态

年轻是资本:

  • 慧莹认为,年轻时失败了也可以重来,这是最大的优势。
“我就算失败了,最多从头再来,年轻就是我的资本。”

放下执念:

  • 她建议创业者要学会“拿得起,放得下”,不要害怕失败。
“失败是学习的过程,赢不代表永远,输也不是永恒。”

拥抱不确定性:

  • 她喜欢创业中无法预测的未来,并视之为机会。
“最确定的事是生活中的不确定性。”

4. 关于圈子与人脉

拓展人脉的策略:

  • 聚焦自身成长,通过兴趣爱好(如打球)自然吸引志同道合的人。
“想办法把自己变得更好,好的人自然会被你吸引。”

主动争取支持:

  • 她坦言,厚脸皮向朋友和前辈争取支持是创业的必修课。
“问一百次、争取一千次,总会有成功的一次。”

5. 心理建设与情绪管理

面对负面反馈:

  • 慧莹主张专注于积极的事物,不因负面评论而动摇。
“专注于好的东西,会发现更多机会。”

应对黑暗时期:

  • 她建议给自己设定“情绪恢复期”,如 7 天内走出负面情绪。
“黑暗时期不能待太久,走不出来只有你自己受苦。”

6. 对年轻人的建议

克服自我否定:

  • 很多人在尝试前因害怕失败而退缩,她建议“先行动再总结”。
“相信自己,然后开始行动,别太在意别人的看法。”

打破社会框架:

  • 慧莹反对被传统观念束缚,提倡勇敢探索新可能性。
“你可以成为第一个案例,突破框架开创新的可能。”

7. 对创业的看法

创业与风险:

  • 她强调创业需勇敢试错,既然年轻时没资本,也无所谓失去什么。
“你本来就没资本,失败了也不会失去更多。”

从学习中成长:

  • 每次尝试都带来新经验,创业是实践中提升认知的过程。
“理论重要,但实践才能让你学会应对现实。”

持续学习与成长:

  • 她通过上课和阅读书籍(如《富爸爸穷爸爸》)不断提升商业思维。
“每一次学习都有收获,就算是假老师,也能学到宣传的技巧。”

8. 对马来西亚发展的思考

归国创业的理由:

  • 她认为马来西亚的多元文化和创业环境是独特的优势。
“与其抱怨,不如成为改变的那个人。”

鼓励人才回国:

  • 慧莹鼓励年轻人将国外经验带回国,为马来西亚注入活力。
“如果优秀人才都离开,马来西亚能指望谁?”

9. 沟通与软技能的重要性

职业沟通能力:

  • 她认为软技能(如表达能力和谈判技巧)是创业和职场的关键。
“说话的艺术决定了你是否能赢得机会。”

提升建议:

  • 她建议通过上课、反思、阅读等方法提升沟通技巧。
“交流是唯一方法,学习如何正确传递信息。”

10. 应对选择与决策的迷茫

十字路口的选择:

  • 她建议不必纠结选择对错,关键是行动起来。
“选择任何一个方向都是前进,只要行动,就比停滞好。”

接受不完美:

  • 她提倡拥抱错误,不断调整。
“不追求完美,行动本身就是成功的一半。”

醍醐灌顶的金句

  • “年轻就是资本,失败了最多从头再来。”
  • “抓住每次机会,用行动证明自己。”
  • “黑暗时期不能待太久,只有你能拯救自己。”
  • “与其抱怨,不如成为改变的那个人。”
  • “行动比选择更重要,任何行动都是前进。”